日前,多所在京高校陆续对外发布了本科招生计划,对新增专业、培养模式等方面作了相应说明。本期推出三所高校的招生信息,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参考。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
新增专业打造“本硕博”贯通培养模式
丁志艳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,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。建校65年来,学校秉承“崇德尚能,经世济民”的校训精神,坚持内涵、特色、差异化办学道路,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学、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,法学、文学、理学和工学多学科相互支撑、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重点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。
财经类专业特色鲜明
作为财经类大学,学校专业建设成果突出。截至目前,学校38个在招本科专业中,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量达25个,包括经济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贸易经济、金融学、保险学、金融工程、统计学、经济统计学、人力资源管理、劳动与社会保障、社会工作、劳动关系、工商管理、市场营销、电子商务、会计学、财务管理、资产评估、财政学、法学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安全工程、商务英语、城市管理、行政管理等,覆盖全部在招本科专业的2/3,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生覆盖率超过80%。另外,学校还有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,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4个。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部在招本科专业中的覆盖率达到90%,优势专业覆盖面广。
2022年,学校共投放32个招生专业(类),共计47个专业(方向)。其中共七个大类招生专业,包括公共管理类、工商管理类(工商学院)、工商管理类(劳经学院)、金融学类、财政学类(财政与税收)、新闻传播学类、外国语言文学类,共包含22个专业(方向)。
“王牌专业”瞄准 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
2022年,学校新增劳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(实验班)两个本科招生专业。劳动经济学专业是隶属于学校国家级重点学科(劳动经济学)的王牌专业,积淀深厚、办学基础扎实,师资力量优良,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,具有“本硕博”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学科条件,致力于培养经济理论与经济方法过硬、宏观政策和微观实践兼备的复合创新型“新文科”人才。该专业未来就业前景良好,可以从事人才开发与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规划与实施、劳动服务机构管理等工作。
工商管理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、北京市特色专业和北京市品牌专业。工商管理(实验班)是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班。2022年工商管理(实验班)作为新增本科招生专业,以特色班形式独立招生,单独编班,小班培养,实行导师制,由负责国家级、省部级课题和重要项目的教师任学生导师,带领学生参与前沿课题研究,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,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理论工具的能力,加强学生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,重点推动“本硕博”贯通培养模式。
北方工业大学
2022年93%的本科新生将就读一流专业
王宏波
北方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
北方工业大学创办于1946年,是一所以工为主、文理兼融,具有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培养层次的多科性高等学府。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,是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院校。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、1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、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、9个第二学士学位点。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。
超八成本科专业 获批教育部“双万计划”
在2022年招生的39个本科专业中,有33个获批教育部“双万计划”一流专业,占比85%。从招生人数看,有93%的本科新生将进入一流专业学习。另外还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、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”的本科专业2个、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。
本文地址:/zsjy/255310.html
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,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