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21年“双减”政策出台后,教育行业迎来了寒冬,新政明确提出要提升教育服务质量,部分细分领域迎来反转。
12 月15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》提出,要提升教育服务质量。支持人口集中流入地区积极扩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;推动职业院校、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,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;稳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,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。
此次《“十四五”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》的出台让持续低迷的教育行业迎来了反转的曙光。
职业教育未来可期
自2021年以来,随着监管趋严、“双减”政策正式落地,教育行业迎来巨变。政策指出要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,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、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。同时,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,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,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,明确收费标准,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。
此外,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,一律不得上市融资,严禁资本化运作;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;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等。
受此政策影响,好未来、新东方、豆神教育等公司均在短期内下跌超过90%,作业帮、猿辅导等多家机构被顶格处罚。教育改革让整个教培行业陷入低谷。
虽然2021年的“双减”政策对整个教培行业形成冲击,但从整个教育行业来看,随着《“十四五”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》的出台,教育细分领域机会开始逐步显现,其中职业教育是未来最值得看好的领域。
一直以来,政府都在推动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,要求“必须高度重视、加快发展”。
2021 年10月12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落实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问题,支持力度增强,鼓励上市公司、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,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。《意见》提出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,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。
与国外相比,中国的高技能人才占比相对偏低。
据人社部统计,截至2021年年底,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约5800万人,占比为27%,但相比之下德国、美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技能人才占比均在40%以上,因此,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提升中国各个领域高技能人才至关重要。
在这个方面可以参考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。“双元制”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模式,即企业与学校“双元”联合培养、共同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的制度,且教学主体是企业,学徒每周大约3-4天在企业实践学习技能,1-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。学徒在企业实践期间便可以拿到部分薪酬,毕业后有近八成概率直接被企业留用。
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高,有近80%的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。根据《每日镜报》调研,在德国,综合类大学毕业生在薪酬待遇、失业率等方面指标与应用技术类大学毕业生相当,在对应用操作要求更高的行业,应用技术类大学毕业生更有优势。
德国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功,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,打造了强大的产业,提升了国家竞争力。职业教育在德国经过150多年的发展与沉淀,培养了一批批技术技能型人才,知名本土品牌大众、宝马、巴斯夫等均参与“双元制”学校建设,一代代培养拥有理论+实践技能的学徒,在高端制造、生物医药、精细化工等领域拥有储备丰富的人才库。职业教育奠定了德国工业腾飞的基础,打造了强大而持久的产业,提升了国家竞争力。
从国外的发展路径来看,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对于国家的各个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。
2022 年4月20日,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》,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,这将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。此文件的出台对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。
A 股职业教育的相关公司有世纪鼎利、陕西金叶以及建科院等。
其中,世纪鼎利2021年收购北京智翔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正式步入职业教育领域;2021年,集团收购北京一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从传统的通信业务向万物互联领域迈进;同年,集团收购北京美都管理咨询有限公司,进一步拓宽了集团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广度。2022年前三季度,世纪鼎利营业总收入3.86亿元,同比下降5.87%;净利润为-2031万元,同比增长74.53%。
本文地址:/zcfg/290295.html
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,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